集团动态
当前位置: 集团动态 > 集团要闻 > 本页
【我与杭州日报】我与杭报结缘的五十二年
发布时间:2020-10-2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五年前的11月6日上午,作为杭州日报的一位热心读者,我参加了在武林广场举行的“五十年历史 五百年未来”杭州日报创刊50周年大型读者联谊活动,那时的场景我还记忆犹新。一转眼,我们将迎来杭州日报创刊65周年。此时此刻,作为一位古稀老人,我感慨万端,在庆贺杭报生日的同时,也来讲讲我与杭州日报(以下简称:杭报)的故事。 
  要说我与杭报的结缘,起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1968年11月,我作为66届初中毕业生来到萧山县宁围公社下乡,虽然读书不多,但当时在那里已经算是“知识青年”了。于是,贫下中农信任我,让我担任了生产队政治夜校的辅导员。那时,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社员的政治学习,生产队里不仅订有一份杭州日报,且有每周一个晚上(一两个小时)政治夜校活动的制度。每次活动都以辅导员为大家讲读杭报为开场,然后再安排其他活动。因此,我就经常要对杭报的内容进行“预习”,遇上“拦路虎”的时候,我还得先查阅《新华字典》,并加以注释。同时,选择每周的重要时事新闻和有关农业学大寨方面的报道等,作为夜校的学习内容。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杭报关于1969年桐庐县印渚公社南堡大队遭遇“7·5洪灾”的相关报道,以及南堡人民抗洪自救,重建家园的事迹。 
  1971年7月,在农村经受了两年零八个月的“再教育”后,因杭州市糖业烟酒公司来我所在的公社招收二十名“力工”,经审查和体检合格后,我作为其中一员来到了杭州工作。当时,公司有每个工作日十五分钟“晨读”和每逢周二、周五下午,按基层班组为单位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的制度,而当时我所在的班组(仓库)因为老年职工比较多,所以,我又成了班组学习时的读报员。真叫是与杭州日报太有缘分了。 
  数年后,我被调到了公司政治处工作,于是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看报,阅读杭报更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渐渐地也明萌发了学习写稿的念头,将公司系统开展的活动和经营方面的信息写成稿件,经领导审阅同意,并加盖公章后,直接送到当时在国货路4号的杭报报社。有时甚至直接送到相关办公室,交到当时财贸部王剑虹和王成富等老师手中,这样就有机会接受他们的当面指点和帮助。记得我在杭报上的处女作是《市糖业烟酒公司举行青年技术操作比赛 授予四青年技术操作能手称号》一文,登载在1981年9月3日杭报第2版上。至今,我还珍藏着这张4开4版的小报(附照片3张)。此后,反映我公司业务经营和市场供应方面的稿件,如:《东风食品商店团员青年业余搞包装》《为集体旅游者预订午䬸》《糖贸中心向客户作出十项承诺》《糖贸中心精心组织货源满足需求 节日滋补品市场销路转旺》《个人意愿未达 抢走巨额财产 杭州绿侃食品有限公司损失惨重》等也发表在杭报上。同时,我还写些社会新闻向“读者来信”栏目投稿,如:《暑天冰箱坏 急煞用户 综合维修部 乐送甘霖》《“夹心樟脑丸” 掺杂又使假》等,在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法行为,弘扬社会正气的同时,从中也受到了卢贤松等编辑老师的指点和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在有更多的稿件见于报端的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和写作能力的不足。于是,我就报名上夜校学习高中语文课程,紧接着又通过成人教育学习,取得了中专和大专学历。这也是杭报给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由于杭报编辑部领导的器重, 1990年11月,我被总编办聘为了通讯员。细读《聘请书》的内容:“通讯员是报纸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要办好一张人民的报纸,必须有一支坚强的通讯员队伍。为进一步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本报特聘请杨维新同志为本报通讯员。”既让我领悟到杭报编辑部领导的真心诚意而感到无比激动,也激发了我要不辜负领导期望的决心和做好通讯员工作的责任性。同时我也越来越体会到杭报是我的良师益友。于是,凭借自己的摄影爱好和社会责任性,平时也喜欢以拍摄照片的形式记录一些社会现象和诙谐幽默的场景,而适时有感而发。因此,我就常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向杭报的相关栏目投稿,且经常得到于国清、柴立青和李忠等采编老师的指点和帮助。有《消防栓的呼声》《隔离墩变“果壳箱”》《闲时陷困境 用时方恨迟》《改行》《千年古镇 宝贝呼救》《假人真摔跤》《凉亭成了晾亭》等许多稿件,上了杭报的社会新闻、热线新闻、城市新闻等版面和“青橄榄·新闻漫画”等栏目。有一篇《新海塘立起了里程碑》的稿件,还成了2004年3月21日杭报头版的“重要新闻”。 
  在我与杭报的交往中,有的稿件和报料还博得记者和编辑老师的青睐,并由报社给予了“重奖”。曾记得在2000年初,杭报与12345市长公开电话联办,推出了“5101111的百姓热线”(即:杭报大众热线85101111的前身),并开展“征集新闻线索 评选热心读者”等活动。1月中旬,我提供了解放路上的金汇超市与云南(曲靖)某卷烟厂违反《广告法》等有关法规,为推销某品牌的香烟,贸然以挂横幅的形式招徕顾客的新闻线索。后来就得到市长12345市长公开电话工作人员和工商部门的重视,并依法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查处。由杭报的责任编辑姚丽萍老师撰稿,于1月16日以《香烟广告招徕顾客 工商部门立马查处》为题在2版(杭州新闻)作了报道。为此,我不仅得到了30元的信息费(后称“报料奖”),通过月末评比,我还成了五位月度“热心读者”之一,获得了200元的奖金。 
  读杭报,以杭报为伴,更是一种享受,也为我增添了许多生活乐趣,甚至天伦之乐。其中有两件与我孙子有关的趣事,也让我难以忘怀:一次是2010年2月,我以“爷爷辈”的身份参与了“杭州日报网网友过大年”的活动,在第三季之“街拍·宝宝迎虎年 请你去南宋御街逍遥GO”阶段,我决定以孙子为主人公前去参与。根据自己的构思:一是我孙子属牛,此时还未满周岁,要体现独自活动还有一定困难;二是既然作为“街拍·宝宝迎虎年”的活动,那就要体现喜庆。于是,我就拍摄并上传了我孙子穿着红衣服,倚靠在大石头旁的照片。且以《“牛宝”迎虎年》为题,在文字说明中写道:“我的孙子出生于2009年3月,‘牛宝’虎头虎脑,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为他穿上红色新衣,在家门口的公园里拍摄了这张照片,以祝愿杭州全市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恭祝杭州日报读者新春快乐,虎年吉祥,万事如意!”如此一来,得到了采编老师的充分肯定。杭报记者王哲君老师多次撰文,分别在2月8日(6版)和10日(B3版)等作了连续报道,且引用了我写的文字内容,并夸我“不但为孙子加油鼓劲,还好不吝啬地为所有读者写了很多寄语……”,还两次配发了我孙子的照片。接着,经过网上投票等环节后,评出了一、二、三奖的八位宝宝,并在12日杭报(B3版)上,以《“街拍·宝宝迎虎年”千元大奖出来了 丫丫等八位宝宝获南宋御街消费券》为题作了公布。我孙子小博韬仅次于一等奖(326票)的丫丫宝宝,获得了二等奖(270票),并获得了500元面值的“南宋御街逍遥GO”消费券。另一次是在2011年10月,杭报在线推出“国庆乐翻天、拍照答题赢奖品”活动,我用自己的笔名魏鑫,将孙子在长桥公园草坪上游玩时的多幅照片上传给了杭州在线的编辑老师,也被杭报采用了。10月6日,杭报在3版(都市·热线新闻)的“逛西湖,传照片,猜果果⑥”栏目,以“记者 边晓丹 读者魏鑫 摄”的署名,刊发了《孩子手上拿的是什么果?》的报道,并配发了我孙子和无患子果实的照片。(附杭报数字报纸)为此,也得到了200元“克莉丝汀”蛋糕票的奖励。说到这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尽管杭报的老师们说我是“爷爷辈”的人,但因为有我与杭报的不解之缘,我幼小孙子的形象,也能登上了杭报这样的大雅之堂,得到杭报这样的权威媒体认可,这也足以让我们全家人高兴。如今我孙子上小学六年级了,有时候还会向我要那几张珍藏多年报纸看看,我就会满足他的要求,并讲述一些与杭报相关的故事,我孙子总会听得津津有味,而我则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天伦之乐。 
  在我与杭报的故事中,最让我欣慰的是拯救一座古桥的经历。有一次,我读了杭州日报上《古桥将有新家》的报道,得悉当时杭州的一座百年古桥——横河桥拆除后,将在西湖南线整治中的清波公园安家的消息。我深受启发,就向杭报发送了关于要求保护当时位于南星街道新工社区内,即秋涛路小学旁边的“古萧公桥”(又名“报恩桥”)的稿件,同时还提交了我拍摄的显现该桥下河道已被填塞,桥面和桥下建筑垃圾成堆,桥栏板和望柱等支离破碎的一些照片。立即引起了杭报采编老师的重视,并于2002年3月14日在杭州日报下午版的2版(综合新闻)上,以《同是古桥 命运不同》为题编发了我的稿件和照片。随即得到了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重视,并于2002年5月9日发布了《关于报恩桥移(应是“易”)地搬迁保护的通告》,决定从挖掘该桥的历史、社会、人文价值着眼,将这座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的古桥,整体迁移至西湖南线景区。并在“古萧公桥”附近张贴,我又拍摄了此《通告》的照片。5月11日,就由相关部门调派了施工人员和设备车辆对古桥进行拆除。施工人员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好原有桥梁石材,以有利于复建,用红漆在石材上逐块标上了数字和记号,拆除时一丝不苟,吊装时小心翼翼。我又用镜头拍下了许多“绝版照片”。过了数月,古桥易地在杭州柳浪闻莺公园内成功复建,我就从各个角度拍摄了古桥新姿的照片。直到10月1日起,整治后的西湖南线景区向游人开放后,我又拍摄了一些复建后的古萧公桥上游人如织的照片。 
  后来,我认为古萧公桥得到有效保护和易地复建是与杭报的重视分不开的,有必要进行总结和宣传。于是,我就写了题为《古桥易地复建 杭报功不可没》的稿件,还将自己一次次拍摄的照片整理,拿到照相馆冲印后,送到杭报沟通版编辑的办公室,立马得到了冯国容老师的重视和热情接待。不久,当我2003年1月5日在沟通版(第25期)见到报道时,除了有我拍摄的三幅照片(一是2002年2月古桥在原址时的凄惨场景;二是2002年5月11日对古桥进行拆除时的施工场景;三是古桥在柳浪闻莺公园复建后的新姿,即2002年10月3日西湖南线景区游人如织的场景),报道标题却成了《古桥易地复建 读者功不可没》。编辑修改后的文章里,五次提到了我的名字。其中说,现在柳浪闻莺的“这座古桥的易地复建,与一位杭州日报读者分不开,他就是……”。此事,也成了我与杭报结缘后最有获得感且最难忘的故事。(附杭报两次报道的数字报截图) 
  从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到七十岁的白发老人。从一位普通读者到杭报和杭报集团的通讯员及社会评报员。我不仅与杭报结缘整整五十二年。也与都市快报、每日商报、杭报集团《业务交流》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都市快报,由王真海和徐迅雷等老师执编的读者来信和读者论坛等版面,我也算是一位常客。如;2008年12月23日46版见报的《读者论坛还应多些记者和编辑的反馈》一文,就得到了编辑老师的诚心回复:“非常感谢读者杨维新的中肯意见。的确,读者论坛刊登读者的挑刺捉虫、批评意见比较多,而相关记者编辑的反馈意见相对较少,今后我们会尽量加强和读者的沟通互动”。足以说明快报采编老师对办好报纸的诚意。在“快拍快拍”版面,在“最接近现场的照片”栏目,我的稿件《往哪逃?》被登载在2011年7月12日的A24版上,还获得了“每日一星”成了“星级摄友”,及200元的奖励。2008年8月24日24版(短信奥运会),我的稿件《丝瓜“直幅”:祝贺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被评为当日的“最佳图片”,快报次日的公布中,就让我获得500元的银泰购物卡。2005年5月,我将自己一盆开了84朵花的仙人掌照片和文字发给了快报,便受到了夏阳老师的青睐,他不仅上门指导核实,还向园文局技术人员征询意见,然后,以《这棵仙人掌 杭州很少见》为题,在5月9日4版的“小眼看世界”栏目见报了。 
  在本世纪初,我还常给每日商报的“每日都市”“每日民情”“民生热线”等版面发送社会新闻方面的稿件。 
  至于我与杭报《业务交流》的故事,也已经延续近二十年了。记得当时在杭报总编办执编《业务交流》的是冯宪强老师,他收到我的第一篇评报稿件后,就相当重视,专门打电话给我回复。让我去总编办进行当面交流,鼓励我今后要多写评报稿件,还对如何把握评报稿件的措词等进行指导,我至今铭记在心。曾记得那时杭报总编办陈培新主任也十分重视社会评报员工作,每年都要召开社会评报员会议,通报杭报集团的经营情况,回顾总结上年度社会评报工作,提出新一年的工作打算和安排,然后就是评报员进行交流发言等。仿佛我们也成了杭报集团的员工,很有荣誉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杭报集团《业务交流》执编老师换了又换,社会评报员的管理和编发《业务交流》的职能部门也由集团总编办转到了集团新闻研究所。但是杭报集团领导长期坚持开门办报的工作思路没有变,不仅让我十分钦佩,也给了我长期坚持读报评报的勇气和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自我担任社会评报员以来,我撰写的评报稿件,被《业务交流》编用的已有一千三百多篇,且不含重复编用的稿件。其中,2006年度还以44篇的稿件被称作“数量最多”。2007年3月15日,由肖向云老师编辑的“倾听·沟通”版在报道中说:“‘去年全年《业务交流》出版12期,刊发评报文章553篇。’前天上午,杭报集团总编办负责人在评报员座谈会上感慨地说,‘这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评报员的热情和心血啊!’其中杨维新先生发表的数量最多:44篇”。(附当日杭报数字报纸截图2张)这也杭报集团领导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在与杭报结缘五十二年里,确切地说是担任通讯员以来,我还多次被杭报集团评为“积极通讯员”和“社会评报积极分子”。为不辜负杭报集团领导的期望,我也经常自勉: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身体力行地多读报纸,进一步担当起社会评报员的职责,为办好杭报集团所属的报纸(媒体)献计出力,发挥余热。 
  最后,在杭报创刊65周年到来之机,我衷心地祝愿杭报在前进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集团社会评报员 杨维新 

 


浙ICP备1105128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35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