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当前位置: 集团动态 > 集团要闻 > 本页
富阳日报策划组织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活动 “网红馆长”富阳开讲掀起“单霁翔热”
发布时间:2020-05-22
  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5月17日,富报传媒有限公司邀请到故宫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来富阳博物馆开讲。
  单霁翔无疑是我国文物界的“顶流”,走到哪儿都自带话题和“流量”,更何况是到平时难得有大咖莅临的区县级城市。5月14日—19日,富阳日报运用文字、视频、图片、直播等多种传播模式,通过纸媒、微信、APP等多传播平台,积极造势,超过10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在富阳掀起了一股“单霁翔热”。
  组建团队 提前筹备
  5月7日,单霁翔院长的行程确定,筹备工作随之启动,此时距离活动只剩10天。
  一场好活动,需要优秀的策划,清晰地让市民知道活动的存在,提高参与度;需要优秀的内容,让观众有良好的观感并有所收获;需要优秀的现场,全流程无差错,从嘉宾到普通观众都拥有愉悦的体验;需要优秀的传播,把活动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包括对活动成果的应用。
  为此,富阳日报组建了18人团队,负责此场演讲,其中包括一名分管领导、一名总负责人及若干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新媒体编辑、美编设计等。在团队第一次策划会上,确立分工,明确报道组、现场组、后勤组职责任务。4天后,报道组确定“融媒宣传推广方案”。
  报道方案共分三部分:5月14日—16日为预热阶段、5月17日—18日为现场阶段、5月19日为后续阶段。
  两轮互动 充分预热
  预热阶段很重要,直接决定活动影响力,最好的预热是“百试百灵”的互动。互动分两轮,第一轮抢门票,第二轮送签名书。
  5月14日,富阳日报官方微信上发布第一条预告消息,征集市民“向单院长提问”,根据提问质量,筛选20位市民赠送入场券,并获得提问机会。
  5月16日,富阳日报官方微信发布第二条预告消息,发起“如果文物会说话”话题,请市民根据富阳一件代表性文物,展开想象,以文物的口吻留言,点赞数前十位的赠送单院长的签名书《我是故宫“看门人”》。
  两轮互动非常成功,吸引百余位市民提问、留言,质量之高超出预期。比如:“如何打破地区文化束之高阁的困境,让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打造城市文化的名片?”“以您的学识和经验,您认为什么样的文创产品是可以代表富阳气质、让宾客们喜爱且能带走的?”“这几年很多地方在挖掘历史名人资源上颇动脑力、下本钱,打造名人故里、名人成长地等旅游亮点,有些甚至让人感觉有些牵强和过度,请问单院长从专家眼光如何看待,有没有建议或者提醒?”
  “如果文物会说话”的留言亦是脑洞大开、想象绮丽、语言生动,有趣的想法令人耳目一新,留言最高点赞数达到543。比如有人留言:“假如文物会说话,在沉睡千年后醒来,应该会震惊于这红尘迁变吧!在那个把酒当歌,月下吟诗的时代从时间长河走过之后,迎来的是崭新的世界。”“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未改变,不论是千年以前的田陌笑语,还是千年后的科技兴国,富春大地上的人们安居乐业。”这些精选留言最终都被呈现在纸媒报道中。
  除了互动,富阳日报还通过设计制作电子海报达到预热效果。以富春山馆、单霁翔为主元素的海报,因其高颜值、高品位得到网友高度评价。海报中附上直播二维码,引导众人积极转发。
  独家专访 立足本土
  精准、高频的预热,让活动“未演先热”,一时间,单霁翔演讲入场券“一票难求”。而单院长的演讲一如既往地保持高水准,幽默风趣、知识渊博,让观者大呼“过瘾”。
  演讲当天,富阳日报派出20多人团队,除了现场保障外,还有8人投入报道工作,全程视频直播、图文直播,结束后进行观众采访及个人专访。
  单霁翔专访是富阳日报前期争取来的独家采访。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单院长的行程非常紧张,仅有两个小时空隙。原本该留给这位老人一些休息时间,然而能请他来一趟富阳,机会太难得。
  短短10分钟,记者抛出了3个与富阳文化建设相关的问题。
  第一个替网友问,“您认为什么样的文创产品最能代表富阳?”
  第二个为“博物馆日”问,“很多地方花了巨大代价新建博物馆,但要怎么样才能真正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比如富阳博物馆,到底应该定位服务本地为主,还是让它走上更广阔的空间,成为杭州甚至全国闻名的特色博物馆?”
  第三个为富阳问,“现在各地政府都想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希望以文化提升城市品牌,打造文化产业,但是也不可否认地存在过度或牵强地开发名人资源现象。您认为富阳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我们怎么来打响一个地方上的文化品牌?”
  单院长给出了独到而专业的解答,还留给富阳一句“金句”:“富春山水是富阳最独特的地域文化,别人抢都抢不走。”
  后续深挖 树立口碑
  新媒体时代,活动报道必须“趁热打铁”。当天下午,富阳日报推出了单院长演讲实录15秒短视频,为已经刷爆富阳朋友圈的“单霁翔演讲”再添一把火。晚上8点,现场报道及专访也在微信端、“富阳新闻”APP客户端予以发布。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富阳日报纸媒刊登了两个整版的报道,包括现场综合报道、观众观感、“如果文物会说话”话题报道、演讲金句摘录,大体量、大信息量的报道夺人眼球。微信、APP上则发布了富阳博物馆展览、文创产品资讯,既服务市民,又进一步浓厚博物馆日氛围。
  富阳日报作为党媒,有一个很重要的定位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单霁翔演讲不仅是回馈市民的一道文化大餐,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高端文化活动。如何将名人效应发挥到极致?富阳日报在后续报道中再多做了一步,倾听文化行业人士谈单院长演讲对富阳文化建设的启示。
  非遗传承人、文创企业负责人、自媒体作者、博物馆馆长……5位业内人士接受采访,谈体会、提建议。“突出富春山水特色,打造‘接地气’的文化品牌”“凝心聚力打通非遗传承的‘最后一公里’”“形成系统性的富阳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提升富阳文化挖掘和输出能力”“让市民走进并爱上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文化走出去”,这些建言,对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在报道之外,富阳日报还向“学习强国”输送了优质的视频、文字内容,实现了“1+n”的效应。“1”就是举办一场优质的活动,“n”则指代报道内容、传播形式以及传播平台,以活动提升媒体在区域的影响力,固化“富阳日报”品牌度、美誉度,进一步树立起“好活动、富报造”的好口碑。
浙ICP备1105128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35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