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当前位置: 集团动态 > 集团要闻 > 本页
杭报集团践行“走转改”11年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18-01-12
    杭报集团一直把“走转改”活动作为忠实履行职责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放大新闻宣传效应,扩大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2006年推出“记者走基层”,2011年启动“走转改”,2013年以来,又大力推动“总编跑一线”活动,通过集团总编辑、副总编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基层采访报道,推动“走转改”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形成常态。11年来,集团建立了基层联系点500余个,推出报道1万余篇,实现了走基层与转作风、改文风的紧密结合。2017年,杭报集团“走转改”活动依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总编跑一线”为示范 引领“走转改”活动
    在“总编跑一线”活动的带领下,2017年杭报集团“走转改”向全员、全媒、全程“走转改”纵深推进。
    2017年新春伊始,杭州日报就在头版显著位置推出“深化走转改 总编跑一线”专栏,由集团总编辑和几位副总编辑带队,带领记者深入一线、走进基层,采写了《杭州地铁,成就更快的未来》《江干彭埠“四社联动”整体征收有“秘诀”》《余杭为上塘河保障桥断面剿劣开出三剂“药方”》《盼了41年!双浦大地终有活水来!》等一系列“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作品,为深入推进“走转改”活动、推进新闻内容供给侧改革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都市快报领导班子成员全程策划了几场由快报主导的“年度大戏”——“杭州首届未来生活”“全球人工智能论坛”“杭州拥江发展论坛”“喜迎十九大,两山理论实践”系列活动及报道,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每日商报总编辑、副总编辑身体力行,先后深入小镇、企业、乡村、社区,采写了《聚智慧人才育智慧产业建智慧平台 看钱塘智慧城如何众智成城?》《“南宋150”带你体验皇城150年历史 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将与遗产保护有机结合 南宋皇城小镇:打造杭州旅游国际化先行区》《千福、多子多福、全家福、嵌着金鸡的福……本报<乐活老年>三地齐“送福”》《现代的花型面料传统的制作工艺/包蕾妍:旗袍是文化记忆的载体》等多篇“总编下基层、记者在一线”系列报道。2017年5月8日,在联合杭州日报推出大型报网互动报道——“让我们荡起双桨”活动中,杭州网派出了包括班子成员在内的20余人的直播团队,采用全新4G网络平台,通过航拍器、运动相机、摄像机、手机等同步进行移动化、全景式视频直播。杭报集团总编辑、副总编辑在亲水巡河活动中进行移动视频直播,对话拱墅区领导和治水办的负责人。两小时时长、12个机位、水陆空全方位直播,这是杭州网络直播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水面、桥上以及岸边的多场景互动,带给网友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场首次水陆空立体视频直播,点击量超过100万。萧山日报班子成员参与策划并实施了“剿劣攻坚战 我们在行动”全媒体报道,结合省“万名记者走进治水现场”行动和萧报“百村(社区)行”活动,和记者一起深入基层一线,用文字、图片、视频全面反映镇、街道、村、社区的治水动态。截至11月30日,刊发有关“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方面的宣传报道文字报道300多篇,图片报道50多张,专版30多个。2017年7月,富阳日报联合治水办等部门发起“小小河道”观察员,报社总编辑、副总编辑亲自带领记者和富阳日报小记者走进一线,跟随河长巡河,整组报道推出后引发了各界的好评。为了给基层镇街部门提供更深度和更优质的新闻服务,打造新闻服务品牌,余杭晨报2017年8月开展了“总编走基层送服务”活动,由总编辑、副总编辑带队,带领相关部主任、相关镇街部门的联系记者深入到美丽余杭建设一线,扎扎实实地用脚步丈量民情。为落实开展“一村一社区一机关”结对共建走访活动,班子成员带队到仁和街道奉口村开展蹲点调研,通过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重点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一个多月的时间蹲点走访工作组集中走访了7个村民小组27户农家。
以“记者走基层”为抓手 服务中心工作
   2017年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自然是党的十九大的宣传报道。
   6月26日起,杭州日报推出了“深化走转改 喜迎十九大——五年印记 杭州实践”专栏,记者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着力抓取基层鲜活的新闻元素,剖析样本,回顾杭州这五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新实践、新跨越、新成就,讲述“杭州故事”,解读“杭州经验”。其中,专栏开篇之作《夜宿下姜听民宿》选取了习近平、张德江、赵洪祝、夏宝龙四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淳安县下姜村,剖析了一个样本——当年习近平同志走访过的姜德明家,如何开展二次创业,顺利完成了从一个茶农到民宿业主身份的转换。在对样本的剖析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村党总支的作用——成立下姜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对所有民宿进行统一管理,增加“印象下姜”水上舞狮等民俗节日等帮助农民一起培育、开拓市场,发展壮大旅游业,逐步实现村富民强。文章从小切口入手,注重点面结合,生动地反映了方兴未艾的民宿产业带给这个百年乡村的崭新活力,同时也注重了现象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对淳安县委书记的采访,将淳安农业产业转型的“三条主线”以点睛的方式提出,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升华。专栏共刊发《绿水青山筑梦新下姜》《小古城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等接地气、有灵气、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40余篇,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为十九大的召开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都市快报推出的“迎接十九大•杭州新亮点”记录的是5年来为杭州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和事,内容跨越了各行各业,记者跟着这些人,记录他们做过的事,内心亦感受到了基层工作者和创业者的情怀。如《28岁的网络设计师改行当社工 变成老人们夸赞的“小鲜肉” 走,跟着他和他的同事们“义务劳动一小时”》,以28岁的网络设计师、社工杨吉为例,展示了社区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画面,聚焦了基层治理能力;《埋头研究几十年 剑桥博士王欣要在杭州走出一条创新健康产业路》中报道的王欣与她的杭州海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众多正在杭州起步发展的高新科创企业代表,而正是杭州的各项人才新政,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落户杭州。在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每日商报结合走转改活动,重点推出了“我的五年•‘五大发展理念’在杭州”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以杭州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人物为切入点,通过展示过去五年这些“样本人物”的生活、工作经历,折射出社会变化、时代发展。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报道阶段,商报记者与20位上市公司和大集团董事长为代表的杭商“大咖”面对面聊心得谈体会,分享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企业发展之道,并在第一时间推出“贯彻十九大•杭商再出发”系列报道,及时传达杭商心声,传递杭商精神。十九大开幕当天,杭州网派出19路记者从现场发回图文和移动视频直播报道。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联系点淳安县下姜村,那里的村民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迎接十九大?十九大邮票杭州首发现场是怎样的热烈气氛?习总书记的讲话在杭州基层建设者、科技工作者、社区群众中引发怎样的反响……19路记者为网友传递回了最快、最真挚、最鲜活的“杭州声音”。十九大召开期间,萧山日报推出了“萧山好故事”专栏,记者跟踪采访了30多位普通人5年间的感人事、幸福事。十九大结束后,推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系列报道,记者编辑深入基层,生动反映十九大精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营造鼓足干劲加油干的舆论氛围,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萧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富阳日报8月底开始用整版、连续刊登的形式,推出“记者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喜迎十九大•农村看变化”系列报道。在选题上,聚焦最基层的19个村庄,以小见大、以点窥面,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富阳新农村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变化。记者、编辑一一组队,采编全员出动走村串户,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去真切地感受变化。报道既展示成绩,也不回避问题,讲述经验做法、提出意见建议,以期从过去看未来,迎接变化。余杭晨报推出的党的十九大主题宣传报道,立足余杭发展实践,如“创造新业绩 喜迎十九大”“喜迎十九大 我们这五年”“喜迎十九大 ‘我家这五年’”“循着习总书记当年足迹 触摸余杭发展律动——深化走转改 记者在一线”等专版专题专栏、系列报道,形成了强大的声势和整体效应。
以“深化走转改”为契机 锤炼采编队伍
    自2012年成为首批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的新闻单位后,杭报集团始终把该活动当作锤炼新闻采编队伍、提升记者编辑素质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行,从不懈怠。
    2017年新春期间,杭州日报重磅推出“深化走转改•新春走基层”系列活动,采写了一大批生动扎实、暖心动人又新意迭出的优秀稿件。在重要版面共刊发相关报道50余篇,以“每日一个整版”的阵势铺开,1月27日(年三十)至2月3日(正月初七),连续推出8个整版报道。专版内设“一线见闻”“家有喜事”“杭州风味”“老家走笔”“朋友圈”等子栏目,通过描绘基层一线劳作状态、老家新变、家乡年味、朋友圈喜庆温情有趣的过年场景等,将新年新气象新梦想表达得更细腻更淋漓尽致。《今年拿下“硬骨头” 明年春节我们回家过年!》《幸福圈里幸福年》《农村转型的两个好样本》《一条乡路的三次变迁》等报道紧扣杭州发展方略,以小见大展现城乡发展新气象,大力宣传杭州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启示等。
都市快报则倾全报社之力,统筹安排80位记者编辑走基层,推出“新春走基层”专版及栏目,设计了活泼庄重又喜庆的栏目标志,从2017年1月23日开始刊载,每日都在头版导读中隆重亮相,从关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领域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喜人变化。到2月6日为止,共刊发23个版面,53篇报道。快报还在拥有近70万粉丝的官方微信上,专门设置了“新春走基层”专栏,将相关报道集中推送,获得广大网友点赞好评。每日商报通过官微推出了“新春基层行”活动,组织老家在外地的记者,以返家过节为契机,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期待,抒写家乡春节习俗描绘新变化。《温州苍南人怎么过年?》聊的是浙江的滨海南门苍南。从前苍南以农村农田居多,人们过年习惯走亲访友,但去年苍南县的村庄也早就是10M光纤进户,走在苍南村庄的道路上,只要靠近房子,就会收到WIFI信号,人们越来越习惯在网上送祝福、发红包。春节期间老百姓的菜篮子安不安全?商报记者深入各农贸市场和超市实地调查后,写出了《捆扎蔬菜的胶带甲醛超标?专家说聚丙乙烯薄膜本身可作食物包材,记者调查:杭州农贸市场少量蔬菜用胶带捆扎 超市相对普遍,但不少是先包纸再捆扎》的报道,作了善意的提醒。当有关打车软件“打车难、打车贵”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刷屏时,记者立即上街亲历“打车难”,马上采写了《不加价,半小时打不到车! 加价2.8倍,订单很快被接走!网约车打车有多难?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或许源于供需失衡的现实》的报道,告诉读者需求增大而司机春节返乡是问题的症结。2017年年初,杭州网牵头组织了“温暖中国”杭州市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在10天时间里,杭州网记者把镜头对准了拆迁户的新年、坚守景区的民警、火车东站指路的网友志愿者等。重点稿件《最“啰嗦”公交司机孔胜东:春运路上我送你回家》被全国网络媒体推送转载。萧山日报开设的专栏“我在老家过大年”,7名来自外地的记者、编辑,利用回老家过年的机会、深入基层了解当地的年俗文化、风土人情、新鲜事儿。记者还深入消防战士、护理员、公交驾驶员、高速公路收费员、餐厅服务员等特殊人群,选取个中典型,以小见大、以点及面地记录了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奉献精神,以及村、社区、工作单位为这群新萧山人营造的温暖和关爱的《春节不“打烊” 为留守的新萧山人点赞》等。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富阳日报派出8路记者分赴一线,走进普通人家,和他们一起过大年。推出的4个整版,请普通人上头条,用版面表达尊敬,送上独一无二的新春礼物,让温暖“不休假”。余杭晨报以大篇幅图文专栏形式强势推出“新风汇余杭”之“全家福的故事•晨报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共刊出报道8篇。晨报记者走进这8张全家福里的大家庭,讲述每一张全家福背后的深情故事,感受他们的幸福和愿望。
    除此之外,集团各媒体借“走转改”锻炼新闻团队的招数还有许多:如
每日商报从基层联系点和杭州主要企业入手,有组织、有计划地派出多路记者,长期、不间断地深入基层,围绕商报定位,升级并推出了“杭州天天315”消费维权专栏,报道力度显著加强,仅3月份一个月,就推出了《300元成本就能办理一本金牌月嫂证 不用上课培训,考核记录却一应俱全》《经不住“热情”推销 杭州大伯砸45万买保健品 经本报协商,商家退还消费者24万元》等一大批凝聚媒体力量、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好报道,光是保健品消费维权就为读者讨回70多万元,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杭州网重点推出的“勇立潮头 谱写新篇 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区县(市)报网互动专访节目,邀请13个区县(市)党政一把手对话广大读者和网友,派出多组拍摄小组同步进行录制,以网络为主要载体,在杭州网演播室为主,各代表团驻地为辅,形成了主演播室+分演播室的模式,在有限时间里顺利完成了系列访谈。“百村行”活动是萧山日报践行 “走转改”,锻炼采编队伍的重要平台之一,2017年3月9日“寻找美丽乡村”——2017年萧山日报“百村(社区)行”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来自萧山日报各媒体的50名记者编辑分期分批采访100个村(社区),挖掘典型经验、典型事迹、典型人物,多角度反映基层百姓的心声、期盼和作为。除了挖掘鲜活的基层新闻,记者编辑还先后走进80多个村和社区,走基层送义工服务、科普知识、养生课堂、消暑用品、露天电影等,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五一劳动节前后,萧报派出新入职的10名90后记者,通过“见工一日”采访活动,亲身经历并记录下参与劳动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一线劳动者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在2版开设“劳动最伟大  见工一日”专栏,刊发了十组图文报道。之后,报社专门为该活动召开了一次上级主管部门领导、集团审读员评报员、资深记者等参加的研讨会,这是报社首次为新记者召开作品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参与过报社历次见工一日报道的萧报60后、70后、80后记者代表和90后记者来了一次面对面的分享,介绍他们的宝贵经验。余杭晨报制定了“师带徒”规范要求,充分发挥资深记者编辑的优势,以“传、帮、带”的形式,促进年轻记者编辑迅速成长和提升,促成新闻采编力量整体优化,合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期媒体发展要求的“厚基础、宽领域、善整合、有创新”的高水平采编队伍。
浙ICP备1105128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35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