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当前位置: 集团动态 > 集团要闻 > 本页
【我与杭州日报】苦中有乐三往事
发布时间:2020-10-28
  老底子在杭州日报社当记者确实是很艰苦的。艰苦奋斗,其乐无穷。大家都自觉自愿,乐在其中。 
  一日三班倒 
  我是1958年1月进入杭州日报社当记者的。当时当记者,一般都是早晨8点钟就到报社了。在传达室拿到当天的报纸,翻阅一下,然后打电话联系采访对象或通讯员,约定以后,9点光景,就骑上自行车或挤上公交车,“飞”出去了。一般要到下午三四点钟,才“飞”回来。先向组长汇报当天的收获,发稿的打算。然后,组长去参加编委主持的“谈版会”。待组长谈版回来,下达任务,记者就抓紧时间,埋头写稿。 
  稿子写好后,要经过组长、编委逐级修改、审批,重要的还是要送市委负责同志审稿。这中间,记者要跑来跑去,耐心等待,有时还要修改、重写,到稿子送到夜编组,往往已是晚上九、十点钟了,甚至深夜。这时,记者才能松一口气,跑到食堂里去吃“半夜餐”。那时的“半夜餐”往往是一碗青菜沃面,但大家感到非常好吃。对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一日三班倒”,大家都不叫苦,不叫累,习以为常了。当第二天一早,在传达室拿到刚印好的报纸上有自己的“大作”,顿时,又精神振奋,劲头十足地投入了新的战斗。因为“明天见报最重要”是记者的誓言和行动。 
  发稿小红旗 
  那时光,杭州日报的版面虽少,只有四个版,但没有广告,没有网上消息来源,也很少有大幅照片,除第四版是新华社电讯稿外,一、二、三版,均要记者、编辑发稿。当时,编辑部不超过五十人,有发稿任务的记者、编辑仅二三十人。所以,大家的任务都压得很重。 
  领导为了加强管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将任务分配到组,落实到人。我当时还比较年轻,每月指标为两万字。这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发600-700字,才能完成月指标。所以,要争取天天发稿。 
  那时在每月见报的指标中,包括编发或与通讯员合作写的稿件,而且要求自写稿比重不能太少。目的是为了坚持“开门办报,群众办报”和“培养通讯员”。所以,那时的记者真的将通讯员看成是“上帝”:热情接待,经常联系,耐心等稿,有的稿子甚至帮通讯员重新写过,仍具上他们的大名。直到如今,有些老通讯员见到我还十分感激地说,他的文字功底,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是的,杭报的确是一所大学校,她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记者,也培养了一大批通讯员。 
  由于与广大通讯员协作,多数记者都能月月超额完成任务。不过超额后不计工分,不发奖金,也没有稿费。最大的安慰就是在发稿统计表上插一面小红旗,让你乐一乐! 
  带着铺盖去采访 
  那时当记者除了要完成分管系统的采访人物外,还要经常参加由编委直接指挥的“小分队”,到农村、下工厂、奔灾区……而且是说走就走,没有二话。 
  1960年,新安江大坝刚刚建成发电。俞永嘉(左二)与当时工交组长马梅初(左三)等杭报老同志一起在大坝前合影)
  记得上世纪60年代,领导派我同诸葛俊同志(已故)一道,到“杭一棉”蹲点采访,要求在一星期内拿出一份3000字左右关于这个厂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 
  从国货路的老报社到拱宸桥的“杭一棉”,当时只有一路电车可乘,往返一次至少要两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贴近群众,深入采访,我们竟将铺盖带到厂里,在大礼堂旁边搭棚睡觉,在大食堂里排队买饭,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先后约谈了二十余人次,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一篇“杭一棉”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 
  这份调查报告见报以后,很快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市纺织工业局在“杭一棉”召开现场会议,在全系统推广“杭一棉”的管理理念。当记者看到报纸的作用和力量,你说你心头会不乐吗? 
  所以,我体会到:记者的最大快乐就是自己的“大作”见报了,而且效果很好。 
作者:俞永嘉 
浙ICP备1105128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35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