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当前位置: 集团动态 > 集团要闻 > 本页
杭报集团记者挥汗如雨从一线发回抗高温报道
发布时间:2017-08-03

   7月以来,杭报集团的记者们顶着滚滚热浪深入城市基层、乡村田间,发回一篇篇沾泥土、冒热气、带汗水的“战高温”故事,还积极报道全市满载着城市关怀的“送清凉”行动,在把握高温报道的主题和角度上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杭州日报:跑一线感受高温炙烤 洒汗水谱写感人故事

深入第一线 体验高温送点赞  随着今年我市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坚守在高温一线的岗位有了更新。7月中旬,随着持续晴热天气出现,杭州日报推出了“来自高温一线的报道”,挖掘那些还不为人所熟知的高温岗位故事。
     城中村改造是今年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征迁、拆违工作不因高温而停歇。记者跟随湖滨街道工作人员爬上居民小区的楼顶,亲历阳光房拆违,采写了报道《让西湖边的“空中风景”更靓》:“白天,屋顶上无遮无拦,太阳直接灼烤在皮肤上,屋顶上的钢架、沥青,脚踩着都发烫。很快,汗水就湿透了衣服,随身带的一瓶水,不到半个多小时就喝光了。”这是对征迁拆违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记者与高温“肩并肩”的切身体验。
     今年“五水共治”也是紧锣密鼓。江干区景芳小区雨污分流工程为保质量,抓紧晴热天气施工。记者整整一天泡在工地上,跟着项目负责人郑钢,下沟漕、上屋顶。郑钢说:“小区施工还算好的,实在热得受不了,总还有个阴凉处可以避一避。道路施工就不一样了,太阳直射在地面上,明晃晃的。尤其是铺沥青,高温天气正是最佳时机,天气热,沥青凝固好,不容易断裂缝,压实度也好。早一天完成,就是给老百姓行了方便。”朴实的语言,彰显了高温坚守的价值,读者纷纷为这样的坚守点赞。
     从35℃到42℃,“来自高温一线的报道”始终紧跟在这些战高温的勇敢者身边。他们中有安置房建设的安全生产监督员、有拯救山核桃林的农村指导员、有给高山蔬菜龙井茶园降温的农技人员、有彩虹大道的施工人员,也有桐庐交通辅警等。记者们坚持用笔、用感同身受,为他们定格,为他们点赞。
     从7月19日开始,杭报还推出了“新闻有热度”栏目,集中展现高温下发生的感人故事和坚守岗位的人物群像,至今已推出5期。比如7月18日中午,望江东路与婺江路之间的小路发生一起电动车车祸,一群互不相识的热心人赶来帮忙,有撑伞的,有递水的,也有拿毛巾的,大家都在为伤员做降温工作,场面令人感动;7月18日晚上9点多,桐庐县白云源路乔林新城附近路段发生一起车祸,三轮车上装的泔水洒落到路面上,县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副中队长赵宇凯和协警龚杰不拒脏臭,主动清扫泔水半个多小时,自己成了“酸馊人”;还有电力工人战高温保供电,城管部门积极抗旱保道路绿化等等……

  主题精策划 寻找清凉消酷暑  酷暑天里,不能只有高温,也要有清凉。7月中下旬,气温直奔40℃以上,如果一味报道烈日下的坚守,难以体现我们这座城市应有的人文关怀。7月23日,市领导看望慰问高温一线工作人员后,杭报第一时间围绕“战高温、送清凉、保平安”这一主题,连续推出了《点赞!他们的行动很解渴》《把清凉送给最需要的人》等专题版面,为酷热下的杭州,注入一股动人的清凉。
     桐庐、萧山等各地开设“爱心驿家”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保安等特殊群体送茶、解暑;西湖区北山街道,扣访千户老人送上防暑用品;桐庐新安装的270多个自动喷淋头,替代工人呵护“浙江最美绿化通道”两侧的30余万平方米绿地;富阳喊流浪人员“蹭空调”……每一则新闻,都是一小股清凉。记者们用“送清凉行动”报道,展示了我们这座文明城市的浓浓人文情,以及众志成城战高温的气势。
     在专版中,策划推出了“晒晒身边的熊猫人”栏目,鼓励市民拿出手机,拍下户外工作者可爱的身影,发给“杭州日报”官方微博,把敬意传递给更多的人。至今已经刊发了消防战士、公交抢修工、环卫工人、送清凉的志愿者、外卖小哥、交警等多种人物的形象特写。通过他们黑白分明的手臂和乐观的表情,以及简洁细腻的文字描写,共同书写了一个大大的“赞”字。
   利用新媒体 预警高温勤服务  在纸媒报道之外,杭报注重整合各类信息和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高温预警等服务性报道。
     杭报官微及时发布了5条与高温有关的稿件,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醒户外工作者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总阅读量约30万。其中,《杭州男子倒在密闭小空间里没了呼吸!医生提醒:这三类人属高危人群!》以一则突发新闻为主稿,同时结合了健康提醒,报道了热射病的危害性及如何进行科学预防。同时推出了高温下劳动者的正面报道,将笔和镜头对准他们,集中宣传报道他们挥汗如雨的劳作场面,挖掘其背后的感人故事。
     杭报官博在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和红色预警之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权威报道,同时针对高温的伤害性,及时跟进高温防暑的相关健康知识,提醒大家平安度夏。7月13日至7月31日,共发布高温相关报道30条,总阅读量超过500万。如及时推送“高温下的杭州生活”系列推文,展示太阳底下的电力、环卫、交警、公安等形象。其中《大写的心疼,杭州一交警高温下执勤热到晕厥》阅读量达到了224万,点赞超过5000,当事交警稍有好转后也在微博上与网友积极互动,塑造了杭州交警的良好形象。
     新闻客户端城事通制作推出了“2017杭州战高温特别报道”专题,重点围绕“致敬熊猫人”“高温下的坚守”等,以视频、图文等形式,持续发布稿件。两周时间,专题共计发稿20余篇,总点击5万+,为弘扬正能量、引导正面舆论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推送了《赵一德徐立毅看望慰问高温一线工作人员》《杭州电网负荷年内第六次创新高!高温持续可能采取精准错避峰!》《“熊猫人”!感谢你们在高温下坚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致敬!泾渭分明的“熊猫人”!》《滚动:杭州连续12天烧烤模式,西湖边不少游客“倒下”了,多亏了这些不怕热的“超人”》《他们冒酷暑登高28米维修1个多小时,只为“伴你回家的路灯都亮着”》《暖心!保安亭热得像蒸笼!杭州一小区众筹买来3台空调》《40℃高温下,杭州2000多市民这两天做了一件更热的事!》等报道,被杭州市网信办多次采用,在全市全网进行广泛转发。
      微信公众号“读城杭州”早在7月5日就发出消息《杭州今天出梅入夏 高温桑拿天真的要来了》,向读者预警今夏天气;7月8日推送《小暑来了,三伏天还会远吗》提醒读者防暑;7月23日,针对持续40度以上天气即将到来的情况,以及医院普遍出现热射病人的问题,发出了《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置》,帮助大家恶补防暑知识。另外,还整合资源为大家积极张罗避暑胜地和短途游,比如邀请读者赴钱塘江边共享国际梦幻灯光节、去建德清凉一夏等,以组织活动参与到全市“战高温、送清凉、保平安”行动中。


都市快报:替百姓爱心牵线搭桥 从健康角度多方提醒
    高度重视天气趋势,提醒市民防范应对高温。进入酷暑天气后,快报加大了 “天气怎么样”版的报道力度,每日整版详细报道天气情况,提醒市民应对。如7月17日的《阳光每天复制黏贴 热满一周无悬念 萧山机场停车坪可能是杭州最热的地方 夏天最辛苦的厨师、快递员、交警、环卫工——谢谢你们!》、7月19日的《高温一天接一天 暂时看不到头 如果路遇身穿橙色制服的市政工人施工 请对他们多一份尊重和理解》、7月22日的《昨天杭州最高气温飙上40.5℃ 快报记者实测烈日下的共享单车座椅:94.5℃ 我国历史第二悠久的上海徐家汇气象站 刷新144年来最高气温纪录 今天大暑,今年会不会成为“史上最热年”?》、7月23日的《“大暑”遇上“中伏”首日 昨天最高气温41℃,创下杭州7月新纪录 昨天杭州局部下了雷阵雨,近期洋面生成了几个台风 但很难奢望它们为杭州真正带来清凉》、7月27日的《杭城最高气温终于降到40℃以下 第9号台风“纳沙”昨天生成 它会是这次高温的终结者吗?》等。
  为读者提供防暑降温的多方面建议和信息。如7月18日的《不愿开空调 不爱开电扇 顶着烈日干了一小时活 58岁健壮的老王倒下了 50岁以上得热射病 10个里面8个后果很严重 该歇还是歇 该开空调还得开》、7月25日的《这个夏天,藿香正气水(胶囊)成绝对爆款 有医院上周都配断货了 三适合三不适合一禁忌 请您看仔细》、7月27日的《手上的汗像小瀑布 一天报废两个键盘 暑假看手汗症的患者多了近一倍 大部分是学生》等报道,从健康角度关爱高温下的读者们;同时积极为读者提供清凉避暑的旅游度假指南,如7月18日的《三伏天去哪里体验25℃夏天?快收好这份颜值高游人少的水利风景区攻略吧》等。“我们大杭州”版上则推出了“大杭州带你寻清凉”栏目,并刊登了《杭州西去108公里 16小时实地感受17℃新安江清凉》等文章。高温天游泳的孩子骤增,7月27日,“热点求真”版整版刊登《16岁少年模仿运动员来了个帅气的鱼跃入水 哎呀!颈椎脱位 脖子动不了了》,以刚发生的事例及教训,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推出抗击高温的专版专栏,传递正能量。7月24日,快报推出了5个整版的《抗击高温特别报道》,内容非常丰富,有对天气情况的分析《今夏为什么这么热?》,有对交警、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的关爱和报道,如《杭州市区31个城管驿站今起开放》;有“酷暑敲门行动”《昨天下午记者走访部分社区老年家庭 大热天,爷爷奶奶过得怎么样?》;有对读者健康的关怀《这样的天中午不开空调真的很危险!》;有对酷暑天中满满温暖与正能量的弘扬《业主阿永带头捐款 36位业主一小时众筹6764元买来3台空调》等。
      同时,快报还推出了“高温下的坚守”栏目,赞扬那些酷暑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如7月24日的《为了守护地铁站内的清凉 这160多人每天在地铁站外蒸桑拿》、7月27日的《我们每天用的清洁自来水 是他们在桑拿房一样的机房里守出来的》、7月28日的《太阳下地铁铁轨超过60℃ 他们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等,展现劳动者们忘我无私的感人群像。
      7月28日,快报又推出两个版的抗击高温特别报道,《高温天老年人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快报记者走访杭州两家老年食堂》《没有空调的小区保安室 下午2点温度41℃  守护我们家园的小区保安 缺一阵凉爽的风 快报发出特别倡议:酷暑天为保安岗亭众筹装空调 你行动,我们吆喝;你献爱心,我们牵线搭桥》——切切实实关心高温下的普通百姓,并以实际行动,推动爱心与正能量在这座城市中的传送。
   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大量相关内容受到读者欢迎。进入酷暑天后,快报在杭州新闻APP客户端、官微官博及旗下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大量相关文章。有天气预告类的,如7月20日快报官微推送的《哎哟我的天!今天很多杭州人都被苹果手机吓呆了!》,7月22日的《41.0℃,今天是杭州有纪录以来第四热的一天!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一会要开始洒点雨水了》,7月23日推送的《高温红色预警+1!四个台风排队生成!它们能给杭州真正带来清凉?那是奢望……》等,阅读量都在七八万以上;有提醒读者在健康及安全方面多注意的,如7月25日的《一天接诊200多人,月均就诊上万人!这种伤病最近在杭州高发,一旦发病死亡率100%》,7月26日的《注意了!13家防晒霜上“黑榜”,迪奥、赫拉、温碧泉——这些大牌都榜上有名!快快自查你的化妆包》;还有传递温暖与正能量的,如7月27日的《心疼!外卖小哥热晕却拒绝看病:我还有最后一单要送》,阅读量达11133,网友们积极评论,“缘分是本书”说:“对户外工作者多一些理解多一分包容,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桂花哥”说:“外卖小哥的职业精神可歌可赞!值得我学习!”7月27日下午杭州实施人工增雨,很多读者感到好奇,快报在“杭州新闻”APP客户端对人工增雨的过程进行了图文直播,给读者们带去一片清凉。


每日商报:采集各部门保障信息 点赞劳动者职业精神
   提前策划、报网联动  面对这次极端高温天气,商报在第一时间召开跨部门联席会议,调配多路记者,对城建、环卫、电力、水务、交警、市政等部门抗击高温保障市民正常生活的情况进行采访报道。同时,商报官微、商报“微盟”也发挥新媒体及时、快捷的优势,不断推送高温期间的注意事项。从7月13日起,每天至少一个版报道高温情况,推出“高温来了”“抗高温特别报道”,全面反映全市各地抗击高温、互帮互助,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的最新情况。
     商报官微、“人在大杭州”微信号每天发送与高温相关的内容,如《34℃!35℃!36℃!化妆两小时,脱妆两分钟!接下来杭州还有个更大的惊喜等着大家哟~》《杭州小伙骑共享单车烫伤屁股,坐垫到底有多烫?记者做了个测试》《热热热!杭城户外工作者千万注意防暑!警惕这种病》《浙江多地上演“日晕”大片,高温继续加强,40℃不再是狼来了》《有四个台风组团生成了,这样杭州人民总不会被“烤”熟了吧,然而……》《浙江一女子倒地后身体多处被严重烫伤!!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这种东西,夏天家家常备,除了中暑,它对感冒、腹泻也有效?》《高温天,不仅人会中暑,连电梯也想“罢工”》等,让读者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接收到相关内容。
  做好服务、有效提醒  商报广泛采集杭州的天气、电力保障、水务、饮食、高温爆胎等方面资讯,加大报道力度,为读者众提供最迅速、最全面的资讯服务。
     针对市民关心的水电煤用量情况,商报刊发了《1340.2万千瓦!昨天杭州用电负荷创新高 全市有近百个抢修服务点、1000多人待命》《7月底杭州将达到日供水量最高值 高峰用水时段会间歇性水小》《杭城气量、气源保障充足 夏季用气安全这根弦要绷紧》等报道,告诉读者,虽然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将多于往年,但电力部门已经做好准备,一旦出现各类用电故障可以立即投入抢修;今年夏季高峰供水形势较为严峻,但总体用水需求量仍小于170万吨/日的杭城供水设计能力,受用水时段及区域不均匀分布影响,偏远区域、城区内地势较高或多层住宅楼层较高的部分用户,在高峰用水时段可能会出现间歇性水小的情况。
     高温天去哪里避暑,高速遇到爆胎怎么办,高温天该吃些什么等其他跟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商报也作了相关报道,《这些家门口的避暑胜地你知道吗?高温天不妨去享受一下“天然空调”吧》《高温天高速上爆胎、疲劳驾驶增多 遇到爆胎千万别猛打方向盘 昨天杭新景高速上两货车追尾引发爆炸》《高温天除了补充水分外 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也要多吃》等。
     高温天人还容易焦躁,也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对此商报刊发《高温天如何控制好情绪? 医生提醒:有好的睡眠质量很关键》,告诉读者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尽量有个好的睡眠。如果平时就感觉到容易焦躁或心急,就需要自己调节情绪,多做做深呼吸或者冥想,让身体放松。
      点赞坚守、传播美好  市民生活有保障,离不开那些高温下的工作者,商报将视线对准高温下的那一个个小小的身躯,是他们,撑起了大家的美好生活。
     7月18日,商报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用两个版报道了《辛苦了!这座城市的高温斗士》,记者们兵分几路,零距离采访了面对高温作业的公交车司机、交警、快递员、环卫工人、单车猎人、停车收费员、自行车修理工,这些高温下的劳动者,仅仅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小部分,但不管哪一行,他们在面对高温都坦言:“只要能干,我们就不会停下。”官微也同步刊发了《辛苦了!高温斗士!对话杭城八大行业高温劳动者,听他们讲述有热度的故事》。
      接着,商报陆续刊发《高温下如何保障居民用电 电力工作者们每天都要顶着烈日与高压线打交道》《桑拿天在45℃的隧道下待12个小时是什么样的体验?》《萧山机场停机坪是杭州最热的地方 有一群人却把每天在这里曝晒当成了家常便饭》《从天未破晓到华灯初上 40℃的高温天钢筋工这样过》等报道,展现了一幅幅高温下,电力工作者、建筑工人、卸装工这些高温工作者的艰辛,也诠释了“高温下的坚守”,折射出普通人的坚强驻守和职业精神。


杭州网:时刻关注“抗高温” 继续关爱“小候鸟” 
    关注高温气候,做好服务报道和舆论引导。自杭州进伏开始,杭州网就开启了重点关注的报道模式,气象线记者时时关注高温变化趋势,公共服务部门的跑线记者紧盯相关服务举措,及时刊发并传递给网友,同时,多位跑线记者都从各自领域着手,深入挖掘高温气候对于市民生活的影响,以及防暑降温的服务信息,积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目前已经刊发的原创报道有:《一条有“热度”的新闻:杭州入伏了!》《今夏高峰供水有点“难” 市水务集团多措并举保障高峰供水》《1371万千瓦!杭州地区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高温不间断 阵雨偶相伴》《杭州市救助站启动极端天气应急救助预案》《保障杭州夏季高温酷暑期间环境安全 环保局出“铁拳”!》等。
      同时,杭州网记者还重点关注了奋战在高温战线上的劳动者,报道了《镜头直击杭州最能抗热的劳动者》《盛夏!娃哈哈为马路天使送清凉》《运河上的护航者:头顶烈日脚踏热浪 为危险品船舶开道》《记者直击高温下的逆行“战神”》《抗热是基本功!全杭州只有32个人干这个》等。
      杭州网还推出专题《杭州高烧不退 纳凉避暑攻略》,通过首页显著位置推荐给网友阅读,相关内容包含了纳凉驿站目录、出门防暑保护眼睛攻略、肠胃饮食小贴士、纳凉旅游目的地推荐等。
   为一线建设者子女开设“小候鸟”夏令营  杭州网连续多年推出的“小候鸟”义工夏令营,今年继续开营,高温持续,夏令营也没有因为高温而中断过。今年来参加活动的“小候鸟”,年龄在8到13岁,他们的爸爸妈妈很多都是在杭州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如建筑工人、餐厅服务员、工厂操作员等,老家来自湖南、湖北、重庆、云南、江苏以及浙江省内各地。高温天,这些“小候鸟”并没有缺席夏令营,少儿图书馆舒适的环境成为了“小候鸟”在今夏避暑的“胜地”。
      结合高温天气,夏令营在设置安排上也做了许多细节考量。比如,夏天孩子们游泳玩水多,夏令营第一天的第一课,就安排水上救援志愿队来给孩子们讲防溺水的课程。高温不适合外出,往年都安排的游运河、游西湖活动,被替换成了同样精彩的室内活动,如参观低碳科技馆、到超市体验不同工种等。高温季节,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直饮水不中断,外出活动全部准备充分的饮用水,方便“小候鸟”饮用。
   新媒体直播杭州人工増雨  7月28日下午3点,在今年杭州第21个高温日,杭州开始了人工增雨作业。获得消息后,杭州网同步在下午3点,联合杭州市气象台,推出了人工增雨作业的网络直播,直播通过杭州网首页、官方APP、官方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直播等多平台推送给网友观看。直播时长45分钟,“雨雨雨”万众期待,直播期间各个平台的浏览最高峰超过了30万人次。
     入伏以来,杭州持续高温,杭州的高温天气也受到了网友的持续关注。杭州网官博和官微从天气预报(高温预警)、中暑病例、致敬高温下的工作者、避暑纳凉资讯等方面推送了相关微博和微信共48条,阅读量共计56.3万,其中致敬高温下的工作者系列内容及避暑纳凉资讯方面的内容尤其受到网友的热评。


萧山日报:记录烈日下的“面孔” 呈现高温下的“表情”
     专版图文短片 致敬劳动者  7月20日起,萧报陆续推出《致敬!烈日下的劳动者》系列专版图文报道,将笔尖和镜头聚焦到各行各业顶着酷暑奋战一线的劳动者,记录这些高温下被汗水浇湿的面孔——加班加点赶工期的工地建设者、烈日行舟的河道捞漂员、高温不下“火线”的电力抢修工、保道路顺畅的执勤交警、走街入户的征迁人员……专版采用“特写镜头+体验式文字”的报道方式,有效增强了报道的可视性和可读性。截至7月31日,该专版已推出4期,记录了18个不同工种的劳动者。
     萧山网同步推出“致敬烈日下的劳动者”专题报道,图文并茂地展现了“烈日下,浦阳江扮靓者的两三剪影”和“萧山供电高温下的热表情”。萧报微信公众号则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拍摄了高温下劳动者的工作场景,并将之制作成了短片与粉丝见面,为这些使萧山这座城市顺利运转而挥洒汗水的劳动者点赞。新媒体也根据自身特色,推出了萧山方言聊高温、烈日下烤牛排等趣味内容,吸引了年轻群体的注意力。
   收集防暑信息 服务市民读者  7月26日-28日,萧报连续推出3个版的《萧山“纳凉地图”》,由记者分头“带路”,在萧山南片、东片和城区搜罗出若干纳凉胜地,为市民指引度夏好去处。
      萧报微信公众号一方面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报道,提醒市民做好防暑降温,另一方面报道了热射病等类似高温天容易中招的疾病,并对之进行了介绍和提醒。精心制作的《萧山“纳凉地图”》也在新媒体上进行了推送,像戴村的天然泳池等,经过网友转发评论,已然成为萧山的网红避暑胜地。
   送关心送服务 展现萧报情怀  在展现劳动者工作状态和风采的同时,萧报还刊发了大量政府部门、单位及公益团体等送清凉的爱心行为,如《高温下社区把“清凉”送到大家心里》《“烤”出真情 业主为保安“众筹”装空调》等,用真实感人的故事反映全社会对高温一线人员及特殊群体的关心,彰显人文关怀。
      7月18日,萧报公益版推出《烈日当头城市“美容师”却始终坚守 如果有条件不妨请他们歇歇脚喝口水》的报道,向社会商家发起了“把环卫工人请进门”的倡议。倡议发出后,很快收到各界的爱心反馈,不断有爱心商家积极响应,愿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点。
      萧报房产周刊联合两家房产商推出纳凉晚会,为村民送清凉。活动现场播放露天电影,免费派发扇子、矿泉水、清凉油等小礼品。截至目前,活动已走进城厢、北干、新街、新塘、宁围等镇街的32个村(社区)。


富阳日报:聚焦烈日下的民生 启动爱心歇脚点活动 
   大篇幅关注高温下的民生  7月26日,富报推出高温下的民生特别策划,用整版篇幅关注烈日下的劳动者——环卫工人、建筑工作、路政养护人员、园林工人以及交警,还有与我们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外卖小哥、咪表停车员以及烈日下迎来送往的保安。
     报道以烈日下劳动者的休息为切口,拍摄8张户外工作者休息的照片,文字很短,表述姓名、年龄、工龄,休息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要做哪些工作,短暂的休息时脑海中想些什么等内容。报道更用大标题上向他们发去真诚的问候:40℃! 烈日下的你们工作很辛苦,但就算再忙也要歇一歇。以媒体独有的方式,体现报道的“温度”。
     此外,富报还重点突出涉农部门主动积极作为,想方设法抗旱降损的情况。7月28日《本地蔬菜“喊渴” 农林部门来救急》报道,记者随区农林局专家前往新登、胥口等蔬菜基地察看旱情,所到之处蔬菜瓜果饱受“烤”验,4万亩菜地“喊渴”。区农林局尽最大努力帮助菜农果农降损,森林消防也积极打好旱季消防战,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抗旱救灾,干部群众共渡难关。
   头条关注高温天的消费市场  随着高温天到来,富阳市民的消费生活也悄然发生变化,空调等家电热卖、冷饮销量大幅增长、避暑游也越来越受到欢迎……7月13日起,富报推出夏日“凉经济”报道,将视线投向各类与高温天密切相关的消费市场。
     7月13日《高温“催热”富阳空调市场 消费者观念逐步升级 中高端“冷兵器”日益走俏》报道,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家电卖场发现,空调、电扇等销售逐步升温,商家也紧抓时机,推出优惠活动。其中,3000元左右的中端机型销售最为火热,特别是中央空调市场“异军突起”,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市民消费水平和观念。7月19日《去年还要排队的“网红冰淇淋”,今年为何顾客寥寥 冷饮消费市场“洗牌”背后 “网红经济”究竟能红多久》报道,记者从细节入手,走访富阳的几家商场发现,除了新开的店外,曾经风靡的网红冰淇淋门口顾客寥寥,也有些打算关门,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圈被淘汰出局。为此,报道还配发短评《做美食,也要不忘初心》。
   启动“环卫工人爱心歇脚点”活动  高温还在继续之中,富报将于近期启动“环卫工人爱心歇脚点”活动,环卫处建成开放6个爱心驿站,王振和大药房主动提供34个点位为环卫工人送清凉,向社会征集一批‘环卫工人爱心歇脚点’,以及邀请市民群策群力如何将这一爱心行为打造成富阳文明的一项公益品牌活动,最终促成“爱心歇脚点”常态化。


余杭晨报:赞美高温下的坚守 服务盛夏里的民生
   推出“高温下的坚守”系列报道  晨报报道主要分为“我的城市我的家•一线城管人”和“高温印象”两大栏目。记者走进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筑路工人、电力工人、三路一环建设者、急救医生等人群,体验高温下这些职业人的工作、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奉献,刊出《你们挥汗弯腰90度 我们的城市美一度》《戴着三层厚的手套 为的是保障电力供应 在电线上“跳舞”的人》《骄阳下挥洒汗水直至凌晨 他们的付出只为点亮这座城》《三路一环建设者:在40℃+工地挥汗奋战》《他们与时间赛跑 带去生的希望 “沸点”下的120救护车》等报道,报道均以大篇幅图文或整版图文专题呈现。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寻常故事令人敬佩,深深打动了读者。根据纸媒刊出的内容,晨报微信推出《这条微信,看过的人都转了,余杭人请接力!》,该微信发布后,很多网友留言表达对这些最可爱的人的敬意和慰问,感谢他们对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辛勤付出。这组报道也营造了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舆论氛围,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新媒体聚焦民生日常  7月25日,晨报记者先后收到了2条交警发来的卖菜老人先后中暑倒下,希望帮助寻找家属的消息。晨报融媒体利用这两条消息,策划推出了融媒体报道“余杭两位卖菜的老人接连倒下了!今天请为这些老人转发!”,不仅在微信、微博、APP发布寻人启事,也把镜头延伸,对准了高温下其他卖菜老人的日常。记者深入一线,跟随卖菜老人,用镜头记录他们的日常劳作,引起了广大网友强烈共鸣。网友纷纷在微信评论区讲述自己身边老人的勤劳和辛苦,对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表达了敬佩。
    7月27日,聚焦“地铁开放纳凉点”这一新闻,晨报记者通过采写新闻事实和撰写评论的方式,刊出消息《地铁站迎来大批“纳凉族” 杭州地铁官方:开辟一号线乔司、乔司南、翁梅 二号线钱江世纪城、飞虹路、潘水6个纳凉站点》,对公共场所敞开胸怀接纳民众纳凉点赞。 
    在体验高温下普通劳动者辛苦工作的同时,晨报记者们也在高温报道中扎扎实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通过深入的体验融入式报道,真实展示了普通劳动者坚守岗位的生动场景,同时也很好地展示了晨报记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将真实感人的报道及时传递给读者的敬业精神。

浙ICP备1105128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3585号